甜紅山楂
形態特征
落葉喬木,樹皮粗糙,暗灰色或灰褐色;刺長約1-2厘米,有時無刺;小枝圓柱形,當年生枝紫褐色,無毛或近于無毛,疏生皮孔,老枝灰褐色;冬芽三角卵形,先端圓鈍,無毛,紫色。
葉
葉片寬卵形或三角狀卵形,稀菱狀卵形,長5-10厘米,寬4-7.5厘米,先端短漸尖,基部截形至寬楔形,通常兩側各有3-5羽狀深裂片,裂片卵狀披針形或帶形,先端短漸尖,邊緣有尖銳稀疏不規則重鋸齒,上面暗綠色有光澤,下面沿葉脈有疏生短柔毛或在脈腋有髯毛,側脈6-10對,有的達到裂片先端,有的達到裂片分裂處;葉柄長2-6厘米,無毛;托葉草質,鐮形,邊緣有鋸齒。
花
傘房花序具多花,直徑4-6厘米,總花梗和花梗均被柔毛,花后脫落,減少,花梗長4-7毫米;苞片膜質,線狀披針形,長約6-8毫米,先端漸尖,邊緣具腺齒,早落;花直徑約1.5厘米;萼筒鐘狀,長4-5毫米,外面密被灰白色柔毛;萼片三角卵形至披針形,先端漸尖,全緣,約與萼筒等長,內外兩面均無毛,或在內面有髯毛;花瓣倒卵形或近圓形,長7-8毫米,寬5-6毫米,白色;雄蕊20,短于花瓣,花藥粉紅色;花柱3-5,基部被柔毛,柱頭頭狀。
果
果實近球形或梨形,直徑1-1.5厘米,深紅色,有淺色斑點;小核3-5,外面稍具稜,內面兩側平滑;萼片脫落很遲,先端留一圓形深洼。花期5-6月,果期9-10月。 生長環境編輯
生于山坡林邊或灌木叢中。海拔100-1500米。
山楂適應性強,喜涼爽,濕潤的環境,即耐寒又耐高溫,在-36~43℃之間均能生長。喜光也能耐蔭,一般分布于荒山禿嶺 、陽坡、半陽坡、山谷,坡度以15~25度為好。耐旱,水分過多時,枝葉容易徒長。對土壤要求不嚴格,但在土層深厚、質地肥沃、疏松、排水良好的微酸性砂壤土生長良好。
栽培技術
選地育苗
選土層深厚肥沃的平地、丘陵和山地緩坡地段,以東南坡向宜,次為北坡、東北坡。要注意蓄水、排灌與防旱。
用山楂種子培育的苗木,稱為實生砧木苗。實生砧木苗一般均需嫁接才能成為供栽培的山楂。山楂種子殼厚而堅硬,種子不易吸水膨脹或開裂。另外,種仁休眠期長,出苗困難。因此,山楂在播種前,種子一定要預先進行處理,才能保證其發芽率。
田間管理
深翻熟化,改良土壤:翻耕園地或深刨樹盤內的土壤,是保蓄水分、消滅雜草、疏松土壤、提高土壤通透性能,改善土壤肥力狀況,促使根系生長的有效措施。
施肥
條施,即在行間橫開溝施肥;全園撒施,即當山楂根系已密布全國時,可將肥料撒在地表,然后翻入土中20厘米深;穴施,即施液體肥料(人糞尿)時,在樹冠下按不同方位,均勻挖6~12個,30~40厘米深的穴倒入肥料,然后理土。
修剪枝
山楂果樹的修剪同一般果樹修剪方法。
上一條:萊蕪黑 | 下一條:如何更好的確保櫻花苗木樹形美觀? |